在長城汽車2022年的內部復盤中,是這樣總結其中的亮點之處的:技術層面,國內首發全新電子電氣架構、全球量產智能輔助駕駛計算平臺、大禹電池技術全面應用;戰略層面,長城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戰略轉型、組織架構持續變革。
當然,長城汽車的亮點遠不止這些。在紛紛擾擾的2022年里,技術體系日新月異的迭代環境、供應鏈風雨飄搖的供給狀態、產品生態大刀闊斧的創新力度……重重“圍困”之下,整個汽車產業的每個環節都難言輕松,尤其是在應對成本控制方面,叫苦不迭的聲音從四面八方瘋狂傳來。
但是,在銷量上“摔了一跤”的長城汽車,卻在財務數據上交出了依然令人羨慕的成績單。
去年,長城汽車多項財務指標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其中營收達到1373.51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364.05億元,增長0.69%。此外,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82.79億元,同比增長23.09%。
長城汽車將凈利潤的同比大幅增長歸結為公司提升產品力,車型盈利能力增加以及匯率收益增加所致。
是的,不可否認,在如火如荼的“品類創新”中,摩卡PHEV、 坦克500、閃電貓等一批高價值產品的出現使得長城汽車的產品結構得到了大幅度的優化。
從取得的成果來看,2022年,長城汽車的單車平均售價12.87萬元,同比增長了20.8%;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達15.27%,上升5個百分點,智能化車型滲透率達到86.17%。毫無疑問,在煥然一新的價值體系推波助瀾之下,長城汽車正在迸發出一股不可忽視的向上勢能。
當然,大象絕不可能安靜轉身,系統龐大的長城汽車也不可避免地迎來陣痛。市場銷量的影響顯而易見,可依托強大的研發體系以及產業鏈體系,長城具備了通用化的制造能力以及體系化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優勢在于其能夠優化成本控制以及實現規?;男б孀畲蠡?。
通過產品結構的調整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的布局,長城汽車的整體經營效率得以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充足的利潤與現金流,這也使得長城汽車在經歷內外部的多重影響時能夠做到寵辱不驚,看盡庭前花開花落。
三年前,魏建軍用“命懸一線”來形容當時長城的處境。不得不承認,魏建軍對于行業整體走勢的洞察是敏銳的。凜冬已至,強烈的危機感使得長城汽車走上了一條提高企業效率與現金流,穩妥過冬的道路之上。
2021年的業績交流會上,長城汽車給自己定下了2022年利潤優先的經營方向。顯然,以82.79億的凈利潤成績來看,長城汽車在賺錢這件事情上,妥善地完成了既定的戰略目標。
只不過,“養精蓄銳”的長城汽車也清楚地感知到,越是在新能源推動自主崛起的激勵競爭業態下,越是考驗著長城汽車的戰略定力與判斷力。好消息是,在內外部的風云激蕩中,長城的調整方向愈發明晰,內部組織架構與發展戰略逐漸穩定,展現出一股子沖破陣痛期,迎接嶄新周期的架勢。
不久之前,面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深度調整,長城下調了2023年的銷量目標和凈利潤目標,將其調整為“不低于160萬輛”和“不低于60億元”,下調幅度分別達到42.86%、47.83%。
于長城而言,它不再“意氣用事”的期望利用通過電動化以及市場的跨越式發展賦予其不切實際的產品溢價以及銷量目標,盲目追求短期效益,而是將利潤目標標定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力圖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前霍尼韋爾董事長高德威在《長期主義》里說,“為未來布局,你才可能贏;為現在努力,你才可能活;當前活著而不考慮未來,未來你可能活不好”
長城汽車迫切地想要打好這場“翻身仗”,重回“自主三強”的位列之中,而其也在不遺余力地進行長期主義的變革。這關系到組織架構的調整、研發體系的重構、供應鏈價值的打造……一系列系統性問題,長城汽車正在試圖變革出一個良性循環的產業鏈生態。
事實證明,長城汽車是會賺錢的,但眼下學會花錢似乎更為重要與緊迫。
從現在來看,無論是純電、混動、氫能“三軌并行”的技術路徑,還是城市NOH的量產迭代,又或是大刀闊斧的全球布局,每一步都拓展了業務的深度與廣度,每一步需要長城汽車投入高昂的研發與運營成本。
長城汽車“精打細算”的經營模式在階段性中是成功且有效的,但為了補足研發短板,開辟第二增長曲線,長城汽車的未來兩年加大投入將不可避免。
并且,隨著新能源車型的布局,新勢力們此前遇到的系統問題,長城汽車也都會有所經歷,渠道能力的補足,服務體系的建構、補能機制的完善等等一系列長城汽車此前不需要考慮的問題都將一并涌現。
如此說來,長城汽車手中“彈藥”充足,接下來就看它如何擺脫新能源總是落后一步的被動局面了。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oncreatinghealth.com/news/qiye/19514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oncreatinghealth.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